新笔趣阁 > 我穿成了极品婆婆 > 第443章 时机

第443章 时机


“不用劝说,”古大夫脸色微寒,“圣上若来,便让他来,老夫不会避让。”
        “就知道您会这样说,”刘之远颇为无奈,“算了,徒儿好些年没侍奉过您,索性多待一些日子。”
        “爹,你要留下来”刘玉竹瞪大眼睛问,“太医暑怎么办”
        他怎么不知道老头子还有这么任性的时候
        “为父已经告假,太医暑自有别人操心。”
        太后两年前驾崩,圣上又不在宫围,太医暑能有什么事
        这孩子,抓药抓久了,脑子都不灵光。
        或许,是时候让他回京城了,小地方缺少灵气,越待越呆。
        “也好,”古大夫点点头,“正好改改你那一身的臭毛病。”
        平安县虽然小,却人杰地灵,大徒弟多待一段时间也好,沾沾这里的灵气,洗洗身上的阴暗。
        富贵窝待久了,看什么都不对劲,做什么都要揣摩好几层有的没的,不醒醒神,永远都不会认识到不知不觉中,自己早就被潜移默化。
        “师公,”刘玉竹忌惮地看一眼亲爹,“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他感觉自己的苦日子要来了。
        “规矩,”刘之远冷冷地瞥一眼儿子,“刘家的规矩呢”
        这才多久,居然敢如此放肆,敢给亲爹上眼药,家里规矩都给忘了再待下去能行
        冷哼一声,刘之远不满地看着儿子,一如往日惩罚,“去把本草纲要抄写一遍,不抄完不许吃晚饭。”
        “放肆”古大夫寒着脸斥责,“这里是豫南,别把京城的那一套搬到这,想要耍威风,回你的京城去。”
        本草纲要多少字心里没数抄到半夜才能抄完,晚饭怎么办
        他不会做饭,指望君子远庖厨的大徒弟,大家一起饿死算了。
        “师父,”刘之远愣了,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惹自家师父生气,“玉竹不对,我这当爹的还不能教导”
        “他不对,你就是对了”古大夫指指桌子,“玉竹去抄书,你来洗碗洗锅收拾桌子,然后做晚饭”
        本来感动不已的小学徒听到这话,瞬间,呆萌地看着古大夫。
        他以为自家师公要给自己撑腰,结果却
        果然,他就是打杂的命。
        生气地鼓鼓脸,认命地开口,“师公说的对,孙儿这就收拾桌子。”
        说完,动作麻利地收拾起来。
        刘之远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把碗筷收掉,眼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他严重怀疑这崽子故意报复。
        从京城到豫南,骑了两天马,也就昨天中午在驿站吃了一顿,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来到这又一直说话,还没顾上吃饭
        “玉竹这孩子,”刘之远握紧拳头,“真是越来越不懂事”
        “我看你才是,”古大夫脸色突变,“再没事找事,回你的京城去。”
        “师父,您不用总惯着他,他已经不小了。”
        “并没有,是你太苛刻”
        尽管不怎么受待见,刘之远还是咬着牙留在药铺,小小的药铺,表面如往日一般平静,内里却悄然改变。
        祭完祖之后,黄家口的人又开始忙活起来。
        忙碌的日子,没有多少空闲留给伤悲和祭奠。
        黄老爹把村里的西瓜地全查看一遍,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今年的寒瓜好,长的旺,也没几个死苗,说不准真能得个百斤。”
        “确实不错,”黄石笑得很满足,“真能得百斤,大家伙今年的口粮都不用愁了。”
        “寒瓜苗娇嫩,还以为要补苗,难怪丫丫没说这事。”
        黄老爹啧啧称奇,他就没见过这么壮的苗,只死了廖廖几棵,长的也结实,昨儿刚栽下去,今儿就扎了根,比直接撒种子长的还深。
        “经过一遭又一遭的事,”黄石一脸感慨,“丫丫在村里的影响力,已经不是咱们能比的。”
        “是啊,”黄老爹一脸认同,“以前她说麦子太稠会减产,大家伙都认为她在胡说,现在呢,一个个冒着雨去拔麦苗。”
        已经挂穗的麦苗,一个月多就能收粮,说拔就拔,没一点犹豫,这让黄老爹很震惊。
        小年轻也就算了,三四十岁的汉子跟着掺和,就不怕打不到粮食
        儿媳妇几个月的折腾,比自己努力一辈子还有用,这点,让黄老爹有点受伤。
        “是啊,”黄石摇摇头,“一个个跟疯了似的。”
        “不说这些了,咱们俩也去拔麦苗。”
        “爹,”黄石郁闷了,“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哪里是凑热闹,”黄老爹直指前方,“看看那是谁小川他们那么倔,还不是把地里麦苗拔了。”
        “真的哎,”黄石眺望远方,“丫丫也在,走,我们看看他们。”
        细雨下,姜暖撑着油纸伞,看着劳作中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心神中。
        夏收后,黄家口的人一般种粟米和高粱,这两种东西好种,是大半人家的主食,少数会种大豆喂养畜牲。
        然而,姜暖却觉得种这样做,并没有发挥本身的价值。
        但,现在条件有限,一时间,也想不到十全十美的法子。
        更确切地说,她没有想好黄家口以后要走的路。
        是主攻花卉、药材还是生态农业
        亦或是干脆直接打造泛农业化产销一体
        “娘,”黄老二对着沉浸心神的姜暖喊,“你先回去吧,下雨天别染上风寒。”
        “一点微雨,我还没那么娇弱,”姜暖摇摇头,“你继续忙,不用管我。”
        她要好好想想,黄家、黄家口以后的路。
        卖酒虽然得银子快,却不怎么踏实,这种横财,拿起来也不安心。
        “娘,你在想什么”谢氏疑惑地问。
        她总觉得婆婆有些心神不宁。
        “想咱们怎么办,”姜暖没有隐瞒,“咱们家日子已经起来了,但是黄家口没有,姜家村也没有,娘想用自己的学识,尽一份力。”
        她一直梦想着优化粮种让人填饱肚子,却一直觉得时机不到,只敢做各种小动作。
        这些日子,随着自己影响力越来越大,姜暖的胆子也越来越肥。
        她感觉,是时候把自己的实验田弄出来了。
        。


  https://fozhldaoxs.cc/book/238/1870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