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穿成了极品婆婆 > 第67章 阴霾

第67章 阴霾


“那也不能赶人,”姜老太完全不想听闺女解释,“让人知道了,谁还敢来你家。”
        臭丫头,就是欠教训。
        姜老太歇口气,挥着扫帚追过去。
        见状,姜暖果断跑出去,找黄家二老寻求庇护。
        姜暖走后,姜老太喘着气坐在小凳子上,“臭丫头,越发不懂事了。”
        她收回昨晚的话。
        她家丫头,性子臭的跟茅坑里那啥似的,别说五十两,五百两都不够买棺材。
        这糟心闺女,可不可以扔掉
        姜老太颓废了,眼睛不停的转,想着怎么改造闺女。
        “娘,”姜旭走过来,“我要回家了,你们俩真的不跟我一起回去”
        “你还没走”姜老太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你自个儿回去吧,别管我们,对了,过两天背点粮食过来,你姐家没粮食。”
        “娘,你就跟我回去吧,”姜旭有些抓狂,“马上就春耕了,别给大姐添乱了成不”
        三个人的负担并不小,姜暖又霍霍那么多粮食,姜旭真不想再给她添负担。
        “别瞎担心,”姜老太知道自己儿子想什么,把还没暖热的五两银子拿出来,“你姐孝敬我的,你先拿着,春耕了,给家里添点农具,剩下的抵咱家春季的徭役。”
        “这么大块,有四五两银子吧,”姜旭接过银子,用牙咬了咬,确定是真的后,痴痴地笑了,“居然是真的”
        痴汉的样子,让姜老太嫌弃的不行,“赶紧走吧,别在这碍眼。”
        不耐烦的神情,跟姜暖赶人时一样一样的。
        “娘,”姜旭把银子攥在手心,疑惑地问,“我姐怎么有那么多钱”
        “问那么多做什么,赶紧回去”
        又一次被赶,姜旭垂着脑袋离开了。
        另一边,姜暖到了黄老爹那里,厅堂一片凝重。
        看到姜暖,姜老太扯出一个非常勉强的笑,“丫丫来了,快坐,老大媳妇,沏点红糖水给丫丫喝。”
        “不用忙活,我不渴,”姜暖好奇地看了一圈,“爹娘,怎么了,看你们很不高兴呢。”
        黄村长看了看黄老爹,才开口解释,“咱家刚送走屈家村的村长,他透了一个消息,今年的徭役可能要加重。”
        “徭役加重”姜暖一愣,“怎么个加重法是多出人还是多时间”
        “多时间,”黄村长脸色难看地开口,“咱们这春季徭役,主要是修整河堤。今年除了河堤外,还要加一段官道。”
        “徭役摊派要遵循定例,怎么会突然改”姜暖疑惑不已,“官府的文书还没下来,这消息可不可靠”
        “怎么不可靠,”黄大嫂苦着脸开口,“屈家村有人在县衙做衙役,看来,今年不太好过。”
        “大嫂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咱们用银子抵掉,总会有办法。”
        “也只能这样了,”黄大嫂脸色缓了缓,“幸好去年存了点银子,凑巴一下能抵掉徭役,不然多遭罪”
        服徭役干的是力气活,还要自己带干粮。
        她现在只求这次分的地方近一些,村里后生好歹能住在家里填补点油水。
        沉默良久,姜暖开口,“爹,大哥,官道这个是今年刚多出来的还是以前就有”
        “咱们这官道每年都要修整,可那是秋季,”姜老爹也一头雾水,“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春季修官道,也不知道那些官老爷怎么想的。”
        “这样啊,”姜暖想了想,没什么头绪,“上面的想法,不是咱们平民百姓能揣摩的,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是这样,做好自己事就成。”黄老爹附和。
        说笑了一阵,话题揭过去了,但阴霾却留在心里。
        姜暖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家。
        今天的事,让她升起一股危机感。
        她原本想多多赚钱买地做个乡绅,现在才发现,家里没个读书人,终究不保险。
        仕农工商,哪怕地主在第二顺位,终究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
        平常无事尚且能生活顺遂,一旦遇到个什么事就过于被动。
        “还是要送他们读书才行。”
        想到这,姜暖立刻把黄家三兄弟找来。
        “老大,”姜暖拿出三十两银子,“你带着老二和小三去趟县城,买一头牛车和几个瓦缸,再买两份拜师礼,把小四和小胖两个送去学堂。”
        闻言,三兄弟脸色大变。
        “娘,他们两个都送去学堂”黄老二咋舌,“这得多钱啊”
        “先送他们去,你们先跟我学着,”姜暖摆摆手,“最迟秋收后,你们三个也要去,等明年,把大牛也送过去。”
        这大手笔,砸的黄小三都懵了。
        “娘,你教我们不是一样还不用浪费银子”
        “那怎么一样,”姜暖白了一眼儿子,“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就读了两本书,勉强读书识字,怎么可能比得上正经的先生。”
        “娘,”黄老二疑惑地问,“你怎么突然有这想法了”
        姜暖把听到的消息讲出来,轻叹一声,“不要以为朝廷的事跟咱们平头百姓无关,真扯上关系,咱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这次加重赋税,乐观点看是偶尔为之,谁知道会不会只是个开始。
        自古以来,朝廷优待士族,家里有个读书人,多少多一层保障。
        “娘,咱们家读书的那么多,”黄小四皱眉沉思,“为何不干脆开个私塾,这样也能惠及乡里。”
        “这想法不错,”姜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可惜,咱们家没那么多钱。”
        不对,姜暖眼眸转了转,食指抵住下巴,认真的想了想自己开学堂的可能性。
        一间学堂哪怕青砖红瓦,材料费也不到二十两银子。
        有爹和大哥在,地也好批的很,这么说来,重点在于夫子人选。
        不能找过于死板的老酸腐,又不能找学问不扎实的书呆子。
        这就难了
        “就这么做,”姜暖咬牙开口,“老大、老二、老三,我决定了,在村里盖做学堂”
        “娘,”黄老大被震的说话都磕巴,“你,你确定,真的要这样做”
        。


  https://fozhldaoxs.cc/book/238/1867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