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城隍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此夜,不止陈生,城西苏家也有人不眠。
夜已极深,苏子诚的屋中却仍燃着通明的烛油。
他已经写废了数张宣纸。可是先生留的那篇治学策论还是没有头绪。
一旁站着的人,是苏延陵派来守着他的护卫。
“苏大,我实在是写不出,都快困死了,要不等明日再写,你也快去睡觉。”
苏子诚再次将一张写废掉的纸揉成团扔掉,朝着护卫说道。脚下满地的纸团,说明这已不是第一次写错了。
“那不行,二爷说了,你这篇策论写好,等族学先生润笔之后,可是要拿去找县学的先生讨个春闱名额的。”
“不过,少爷,我今日倒是捡到篇文章,你看看能不能用,要是可以,那就拿着这篇文章去找先生看。”
苏大也没办法,二族老的命令他肯定要听。
不过,只要是少爷用笔写出来的文章,那就应该也算是少爷写的吧。苏大在心里暗自盘算。
随后,在苏子诚的催促下,苏大从怀中摸出几页卷皱的纸张,上面写满了蝇头大小的字。
其上,首写着“天地玄黄…”,恰然是小狐狸找不到的那篇原文。
苏子诚可不管是什么文章,他本就写不出来,现在有了文章,当然是大书特书…
苏家祠堂之内,突然传出了一声怪响。
看守祠堂的下人被声音惊醒,四下打量一番,却发现是立在祠堂中央的先人牌位突然裂开一道痕迹。
伸手拿起想要粘在一起,却无形有一股力量,在阻止着下人的手。
二人一商量,感觉事情不简单,留下一人守着祠堂,另一人连忙去禀报苏延陵。
“二爷,出怪事了…族老的灵牌无故裂了。”
……
苏延陵最近很不顺心。
大哥闭关到紧要关头,家族中大小事务全权归他做主。
可是自他接手以来,可谓是事事不顺。
新来的知县软硬不吃,苏家在南城的生意被林家限制,损了不少利;
县学的顽固也是油盐不进,连个名额都不让,特别是今天白天,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陈生驳了面子。
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苏延陵刚睡着却被吵醒,怒气刚生。却又听到下人的汇报的事情,强忍着打消怒意,穿好衣裳,前往祠堂。
“怎么回事,你们两个吃着我苏家的粮,连个祠堂都看不住?”
等到了祠堂,苏延陵看到灵牌,顿时火气更大,这哪是裂了,
在下人去禀报苏延陵的时候,那灵牌又数次碎裂,现在看着,都已经碎成渣了。
碎掉的族老灵牌是四世族老苏圣甫的牌位。
苏圣甫,通晓经典,八岁时修出文气,十岁如蒙生,不足五十,便已经修成夫子境,时称圣甫先生。
圣甫先生六十岁余,开始注重教化,建立了平安县城第一座县学。
县志记载:圣甫先生,年六十,创县学,治学问,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
“你二人看管不力,导致族老的牌位破碎,赏十丈,扣月例钱。”
苏延陵眼光一扫,便另有下人领着这二人前去领罚。
“延陵,你去中城看下,族老灵牌碎裂,不像坏事。我刚看到族老遗宝,往中城飞去了。”
苏延陵文气探查,没有发现异常,正在心烦,却突然听到大哥苏延昌的传音。
“大哥,你突破到夫子镜了?”
苏延陵心中一喜,若是自己大哥晋级夫子成功,那苏家在平安城的地位将更加稳固,甚至于能够重回府城…
“还没有,不过也快了,我体内文兵已经初含神韵,已到最后关头。”
苏延昌本在唤灵紧要关头,却突然感觉到族老遗宝的动静。遗宝有灵,灵韵互相吸引,倒是助他唤灵更进一步。文气波动,瞬间便给苏延陵传音。
苏延陵得了传音,连忙赶往中城。
…
等到了中城,苏延陵发现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出现的。
不远处,罗知县和何主簿早已立在一旁等候。二位夫子,监管全城,自然不会漏查异常。
苏延陵只见中城临角处的一片荒地上,突兀多了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阁建筑。
而圣甫族老的遗宝——青竹笔,此刻正悬浮在小阁上空。
阁楼虽看上去只有一层楼高,但入眼却极为高大,看不出丝毫的简陋朴素。
四侧雕梁画栋,刻画着或战乱、或平和年代的壁画。
虽说是不会动的壁画,但目光扫过,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眼中却不由得出现当时先贤们的画面。
人族为拒蛮天,沿着边境建了文气长城。一百二十余年前,除文气长城外,圣人又下令修了一圈内环城池。
平安城,便是其一城。
安陵将军,主城池修筑。城建十年间,经历数次大战。
蛮族来过,打过,但是从未能踏入平安县城半步。
时平安城杨家,面对蛮敌,守城数日,一族三代人,满门皆忠烈。
又有圣甫先生,开办县学,注重教化。任教习二十年间,为平安县培养了无数文生,有教化之功。
文曲昌盛,蛮天自不敢扰。
……
在苏延陵的眼中,他“看到”空旷的荒芜之地,一座城慢慢建立。
从荒凉到昌盛,历经百年,城砖破旧,尽是刀枪剑痕…但是人族的血脉力量却亘古不灭。
小阁最中间,有朱砂牌匾,上书“城隍庙”。
左右各有一副空白楹联。只见空中的那杆青竹笔,凭空一点,无墨自书。
“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字体苍劲有力。
虽无文气波动,可给众人的感觉就是若敢擅自闯入,便要付出极可怕的代价。
写完楹联,青竹笔便没了气势,化作一杆普通毛笔,进入城隍庙之中。
随后,城隍庙门大开,仿佛迎接四方来客。
“圣甫先生的青竹笔,看来此事和苏家关系不浅。”
罗知县望着新写就的字迹,暗自沉思,转身便邀请苏延陵同去一管。
城隍一词,他们自然都不陌生。前日文曲榜可是被《考城隍》一文占了一个时辰榜首。而且据说还引发了天地异象。
莫不是这城隍庙,就是文章所引出的异象?
随后两位夫子,连带着苏延陵秀才,大步迈进城隍庙。
说来奇怪,这城隍庙从外面看,不过两丈方圆,但是脚步迈入,所视甚广。
四下扫入眼中,只见正中端坐的是一位身穿战甲的广伟男子。虎目剑眉,雄姿不减。手握一杆长枪,枪尖直插阁脊。
左右各有一人耸立,左侧一人手持柄青光宝剑,双目如电,刚正不阿。
右侧一人,身着红袍,左手执书,右手拿笔,明查分毫。
其下,两列,各有阴司小吏立于堂前。
“你三人,为何来此。”庭上端坐的男子,见到有人闯入,长枪紧握,便站了起来,目光紧盯着苏延陵三人,声音响亮如惊雷。
“安陵将军、杨三公、圣甫先生…”三人目光惊愕,台上三人,正是平安县城自建立以来的逝去先贤。
花了许久时间解释,台上的安澜将军才明白,原来自己竟然是被一篇文章唤到此地。
他只记得自己当年战死城外后,又放不下平安城。意识浑浑噩噩,化作鬼灵,每天都在城中游荡。
就在今日,有一道声音将他唤醒,如醍醐灌顶,打破浑噩,守得清明。
那道声音如惊雷:“今,册封安陵为平安县城隍,管阴司众吏、治下阴灵…”
了解了缘由,安陵将军不免感叹,虽文曲星碎,文道不灭。
知晓众吏皆有后人在世,安陵城隍允许他们前去托梦报安。
而自己战场为家,士卒便是亲人,唯一牵挂放不下的,便是平安城了。
“你说你是如今平安县城的知县,如今县城如何,可还受蛮妖侵扰?”安陵城隍招来罗知县,问道。
“自从将军建城,前几年还有侵扰,往后便鲜有战事,虽偶尔有鬼祸侵扰,但后人安盛,百年无甚大事。”
罗知县面对着安陵城隍,丝毫不敢托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安陵将军,将门世家,生前统领部下打过无数次战斗,打得蛮妖节节败退。是平安城人的守护神,至今平安城还有安陵将军的衣冠祠。
“蛮人鬼祸害之久已,若再有战,哪怕舍了我这香火身,也要多拉几个蛮儿鬼祸一同赴死。”
安陵将军说到兴起,手中长枪紧握,威风四扬,随后又突然发觉如今是在城隍庙之中,不是原先浴血的战场了。
威气震慑四下,众人只觉得后背一凉,冷汗突冒。
见状,安陵将军连忙收起威慑,又下了一条命令。
“诸位,我等皆受香火祭拜,今二世为人。虽香火身,但心为人族。既为鬼差,当扫除鬼祸,护平安城百姓。”
……
这一夜,无数人在梦中见到早已死去的亲人。
https://fozhldaoxs.cc/book/22556709/7417457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