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八章进京“赶考”(1)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引子——黑格尔
a、全军最高艺术学府深造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解放艺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1月,是全军唯一的一所艺术类院校。他们是人民军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摇篮伴随着炮火硝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从红色苏区、陕北窑洞,来到了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这绝不仅仅是武器的较量。其中,更有如火的诗情,动人的旋律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而在人民军队漫长的和平建设时期,更需要这爱的旋律和艺术的诗情,激发士气,鼓舞斗志,抚慰心灵。
根据部队的实际需求,军艺建校几十年来为全军在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美术等各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艺术人才。
我所报考的军旅作家的摇篮——文学系,创办较晚,但名声很大。它是随着思想解放的潮头,在1984年的金秋时节,来自陆海空三军的35名青年作家汇聚军艺,成为文学系的首届学员,戏称“黄埔一期”。他们中有因《高山下的花环》而蜚声文坛的李存葆;有因电影《红高粱》在国际上获得“金熊奖”的莫言;有后来因电视剧《牵手》、《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而被称为婚姻伦理剧“第一人”的王海鸰。
1989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那场“□□”越演越烈之时,我正在拼命地复习文化准备迎接军艺的招生考试。每天除了看看新闻联播外,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发奋地学习。
军艺,作为全军的最高的艺术殿堂,对于任何一个想从事军队艺术工作的同志来讲,是有莫大吸引力的。
军艺的招生考试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先考业务。作为文学系的学员也就是考察已发表的作品;二是文化考试。也就是政治、语文、史地。作品再好,文化成绩不合格也不能录取。我因电视剧《重返沂蒙山》在全军、全国获奖,所以业务成绩顺利通过,下一步关键是文化成绩。这次招生考试,是在全军发表过或有获奖作品的“精英”中选拔,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春夏之交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于7月6日赴京“赶考”。两天考试过后,自己感到考得还算可以。但说实在话,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因为,面对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我记得在考试过后,无意中看到在应考的同志中有两个名字像在哪儿见过:一个是“石钟山”;另一个是“王秋艳”。后来还是想起来了,那是在我刚当兵不久,在《解放军文艺》上读过他们的作品。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焦急的等待中,我终于等来了军艺的录取通知书。
1989年的秋天,我来到了坐落在北京西郊魏公村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由于,我们这批学员是文学系成立后的第三批,所以,我们对外戏称“黄埔三期”。
在文学系新学员的开学典礼上,系主任、著名作家王愿坚很动情的地说:“在你这批学员中,有一名叫梁祖国的学员,他创作的电视剧《重返沂蒙山》,我是流着热泪看完的。”王主任的一席话,使我面对许多比我有成就的同学,感到非常尴尬。我暗暗下决心,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王主任的厚爱。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没等到我们这批学员毕业,我们德高望重的系主任、以中篇小说《七根火柴》而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王愿坚,不久,而因病而去世了。
在这次招收的40多名学员中,我们济南军区共有阎连科(长篇小说《时光流年》;电视剧《母亲是一条河》)、徐贵祥(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高地》)、诗人马正建、王艺园等5人。山东武警有郭文忠、岳南、王长敏等。要按籍贯算,全系山东人占了四分之一。我的同学、现在武警总部司令部工作的郭文忠大校曾写了一篇“军艺文学系里的山东哥们”的文章,介绍了山东籍的这些学员[1]。
入校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最后一个中秋佳节。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让我们这些从全军各单位汇聚军艺的年轻人免去思乡、思亲之苦,系里专门安排了名为“侃月亮”的文艺晚会。
我这个从没有写日记习惯的人,那天晚会后竟破天荒地记下了那次晚会的情景:
“侃月亮”
1989年9月14日夜(中秋节)
写下这个题目,我感到深深地遗憾。因为远离故土独在京城求学的我,这天晚上并没有看到月亮。
“侃月亮”,是我们□□级文学系大专班联欢文艺晚会的题目。装饰富丽堂皇的会议室里,霓虹灯闪烁,彩旗飞扬。还没从能到军艺深造而陶醉中醒来的学员们和系领导、老师及系里工作人员集聚一堂,人人脸上挂着喜悦、兴奋和好奇的表情。尽管在我们国家,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的习惯,但由于节目精彩,大家都忘得一干二净。
晚会由国防科工委青年作家李鸣生和北京军区268医院女护士(诗人)主持。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老师和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侃”起了月亮(讲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只要逗得大家笑即可)。依次上场的老师是黄献国、朱向前、刘毅然、刘恒志、张志忠,部分同学上场表演了独唱、口技,林干事的女儿也为大家献上一曲手风琴独奏。最令人捧腹大笑的是武警报社编辑高今与南京军区总医院护士(诗人)阮晓星;海军总医院护士(诗人)杜红与兰州军区作家肖思科表演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在晚会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节目,如:每人对着话筒对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规定的熄灯时间了,晚会不得不压缩了许多节目。最后,让与我配合同住一室的北京军区65军新闻干事蒲苇,上台表演了气功。
节目表演完后,大家在欢快悦耳的乐曲中跳起了华尔兹……
军艺文学系由于开设较晚,除了英语、马列主义等公共科目外,其他科目,如: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没有固定的教材,坚持开门办学,拥抱八面来风。也就是邀请各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诗人等到校授课。影视创作,主要是观看中外经典影片,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偤山皆拷》等没有对外公开放映、还带有点“颜色”的艺术价值高超的影片。
这种授课形式,由于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于那些掌握了创作基本知识的学员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我来说,就好像空中楼阁,非常不适应。
我记得我认识的一位歌唱家说过,“在唱歌界,我主持最好;在主持界,我写的诗歌最好;在诗歌界,我唱歌最好”。这句话说明一个道理,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注重在影视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边学习边创作。先后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摇荡的红纸船》(与郭文忠合作)、改编了电视连续剧《昆仑山上的女兵》、创作了电视剧《绿色行列》、《红颜劫》(以□□选美为题材)。
在我坚持以影视创作为主的情况下,我也尝试着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我以沂蒙老区为题材创作的报告文学《山高水长》,在《三月风》上发表后,还被收录“军艺文学系作品选”一书。
https://fozhldaoxs.cc/book/15480260/626163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