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人仙百年 > 第453章 百折不挠

第453章 百折不挠


500斤灵谷的种子,被分到多个农科院。其中,上京农科院分到200斤,魔都农科院70斤,四川农科院50斤,西安农科院50斤,青海农科院30斤……

        每个农科院都调集精兵强将,发誓要种出灵谷,为全国人民造福!

        关于灵谷的研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不断在电视上被提及,经常登上报纸头条。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可以说是很悲催!很多科研人员辛苦大半年,小心翼翼,将灵谷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到秋天却没有结穗!数十家农科院,只有青海农科院种出了灵谷,但是每亩地的产量,只有很可怜的8斤。

        很多农业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第一次种植失败的原因。

        有人说“依我看,秦家提供的谷种有问题!他们有可能经过特殊的处理,让灵谷不能结穗!”

        有的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青海农科院还有8斤的收成呢!

        这些人讨论了整整十天,将失败原因写了50多条,然而却没有一条,触及到根本原因。

        灵谷种植的关键是灵田,灵田的关键是灵脉,如果没有灵脉,一切都是奢望。青海农科院种出8斤灵谷,那是他们运气好,选择的那块田有少量灵气。

        不是说有灵气就等于灵田,灵田是需要培育和改造的,要在地下埋好锁灵盘,让灵气源源不绝的供应。如果是天然的灵脉,可能在地下游弋,灵气很不稳定,灵谷没法好好生长。

        有记者将科学家的意见刊登在报纸上,又一次引起众多百姓的争议。

        “我看秦家不老实,提供的谷种有问题!太不像话了!”

        “应该将秦笛捉起来!把他关押到监狱里去!”

        “应该收回昆仑山、罗布泊、九寨沟,这家人太贪心了……”

        “我觉得,这事儿不能怪秦家……种植灵谷肯定有秘方,这些个科学家,自以为很聪明,然而没种过灵谷,不知道其中的诀窍。别忘了,春秋宫给它取名为‘仙灵谷’,既然沾了个仙字,说明它与众不同,这些个科学家,能理解仙字的含义吗?”

        春秋宫迫于无奈,只好又拿出500斤灵谷种子,晏雪对来访的记者说道“这种灵谷本来就很难种植,要不然我们秦家早就献上去了。”

        随后又一年,多家农科院拿到灵谷种子后,设计了精密的实验配方,各种各样的氮磷钾比例,其中上京农科院和魔都农科院财大气粗,直接从罗布泊的灵田中,挖走了两个农业技术员,那两人分别叫张昌和王铁木,都有好几年灵谷种植经验了。

        张昌原本是河北农学院硕士毕业,在保定农机所干了五年,因为工资很低,所以辞职去了罗布泊。他在罗布泊干了多年,每年的薪水很高,已经攒了不少钱,这次被上京农科院挖走,说是年薪两百万,还提供上京户口,于是他就来了。

        张昌觉得种植灵谷很容易,不浇水,不施肥,只要按照适当的间距种下去,几个月以后就能收割了。他在罗布泊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没什么技术含量!

        然而他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巴掌!等到秋天,他负责的那块农田,连一粒灵谷都没有收获!

        最终,他不但200万年薪没拿到,而且上京户口也没了指望,每天愁眉苦脸,使劲揪自己的头发“这是咋回事呢?为啥种不出来?”

        王铁木的情况也差不多,到了魔都农科院以后,同样以失败而告终,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哎呀,我不该辞职!秦家给的待遇多好啊,我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工作了……”

        这一年,多家农科院,数百位农业科学家,辛辛苦苦,废寝忘食,然而结果跟上年一样,甚至还不如上一年呢,因为青海农科院每亩地只收了3斤!简直太可怜了!

        为什么只有3斤呢?归根结底,是因为灵气不足,头一年种过灵谷,第二年再种,产量下降了。这还是田里有一些灵气呢,如果换在没有灵气的地方,第二年别说种植灵谷了,就算普通玉米都长不出来!

        地力耗竭之后,至少要修养10年,才能慢慢恢复。

        随后,数百位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么灵谷种子有问题,要么是土地有问题,反正不是种植方法和营养成分的问题,因为各种方法和营养比例都已经实验过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秦家坦然交代,种子没有问题,那就是田地有问题了!或许,这正是秦家宁愿拿10亿人民币,也要承包罗布泊的原因吧。

        于是接下来一年,这些科学家兵分两路,得到秦家的同意之后,一路在罗布泊绿洲上开了块试验田,另一路直接进驻秦家灵田里!两边都用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方法种植!

        结果,灵田里产量达到250斤,外面田地只有每亩10斤。

        至此一切都明白了秦家这块地与众不同!

        随后又来了一批化学家和土壤科学家,对灵田里的土壤进行细致的研究。他们有了一系列的发现,有些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有些没办法做出解释。

        反正不管怎么说,找不到类似的灵田,就没法扩大灵谷产量!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全国百姓都傻眼了!

        “可以了!还想怎样啊?秦家够配合了!”

        “总不能剥夺秦家这块地吧?就算剥夺了,它的产量依然有限,说不定所有灵谷都被某些人侵占,市面上找不到一斤灵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么特殊的一块田,偏偏被秦家找到了呢?”

        “还用问吗?因为秦笛能掐会算!”

        不过,也不能低估科学家的韧性,他们坚持不懈的研究,从全国各地搜集土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现青海的土壤很不错,跟罗布泊的土壤有相似之处,而且越靠近昆仑山越好!

        于是乎,有一批科技人员转战青海,在距离玉珠峰两百里外开辟了农田,还有军队保护他们的安全。

        最终,灵谷种出来了,每亩地的产量并不高,最多不超过20斤。

        尽管如此,这些人总结经验,降低播种量,扩大耕种面积,增加每一株灵谷的间距,最终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军方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可,大不了多开几亩田地就是了。反正这两年,青海省多了很多绿地,那就可劲儿造呗。

        如此以来,军方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随着灵谷种子的扩散,有些农民也试着种植,然而灵谷对地力消耗太大了,影响了普通粮食的供应。若干年后,国家不得不限制灵谷的耕种。

        然而魔鬼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很难再将其收回去。哪怕一亩地只收半斤灵谷,也能卖到十万块,比种植其他的任何作物都强!灵谷的价格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高位,因为富人太多了,对灵谷的需求很大。富人不担心粮食供应,穷人却不能不担心。随着粮价的上涨,有些人眼看饿肚子了。

        至此,才有人感到后悔“为啥要逼秦家捐献谷种呢?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前买不起灵谷,现在还是买不起!而且连温饱都顾不住了!这不是造孽吗?”

        。


  https://fozhldaoxs.cc/book/1519/52476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