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宝剑 > 第392章 满室秘辛(下)

第392章 满室秘辛(下)


望着房顶,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封知平一遍遍的回味这两个名字和相关信息。

        时隔数千年,最长寿的寿武神都活不到的岁月,这两个名字如此雷同的组织会有联系吗?

        封知平第一反应是自己想多了,可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又不太肯定。

        冥教与黄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突然冒出来,大肆招揽江湖上的不义之徒,只要有能耐,无论杀手、刺客还是作奸犯科的通缉犯都来者不拒,通过这种方似在短时间内飞速崛起,用比别的门派短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时间打造出一个架构严密的恐怖组织。

        最让人费解的是他们的掌控力,要知道他们招揽的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没有正常人的道德观是非观,更别提什么忠心义气了,而这些桀骜之辈进了他们的门后都变成了俯首帖耳的乖绵羊,唯上峰马首是瞻,就连最后覆灭时也有大把的人甘愿共死,朝廷都未必感受自己握有这样的忠心。

        昔日的冥皇,昨日的鬼主,他们凭什么?

        是个人魅力感化,还是强横的实力镇压,亦或有其他未知的手段?

        除此之外,两个组织干的事也极其相似,绑架勒索,探听刺杀,只要钱够什么都敢干。

        不同的是冥教是一个散布恐怖信仰的邪教,赚钱是为了教派发展,其门人虽冷酷残忍却又一份常人无法理解的恪守,而黄泉则是纯粹为了金钱和私欲,无原则无底线更没有信仰,比如声名狼藉的折花客,只要目标是女子且符合口味,他甚至可以分文不取。

        两者相较,黄泉无疑落了下乘,但有一点黄泉比冥教做得更好,那就是对雇主身份的保密。

        黄泉直至覆灭都不曾泄露过任何一位雇主的信息,从黄泉总部搜出来的资料里,关于雇主的那部分全部都是用黄泉自创的一种文字编写,这种文字不同于之前所有出现过的文字,除了黄泉有关人员再无一人识得,可惜这些人全都死在了覆灭之战中,或战死或自禁,联军一个活口都没能保住。

        朝廷无法,只能将资料运回京城,而后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解读这些文件,可惜进展甚微,至今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而冥教恰恰败在信息泄露上。

        当时,大理寺办理一桩命案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奇怪的线索,顺藤摸瓜没抓到犯人,却把买凶的人给查了出来。

        一番审讯,买凶者交代了罪状,并把一个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神秘组织冥教给抖搂了出来。

        放在以前这没什么,区区一个江湖门派犯不着青天大老爷们大动干戈,奈何今时不同往日,大老爷们换了个新主子,铁面无私不讲人情,疑心病还贼重!

        主审官不敢怠慢,整理成表报给上官,上官还没号准新主子的脉,便又往上递了一级。

        就这样,在相同的心态下,报告一路递到刑部尚书桌前,人老成精的刑部尚书想都不想就拟成奏折邀功似的递到了明武帝的桌上,果然博得“龙颜大悦”。

        明武帝黑着脸看完报告,第一时间就感觉事情不对,他比下面那些看不起江湖的官员们更了解江湖,很清楚散漫的江湖一旦团结起来会有多大的力量,当即下令严查,结果令人震惊。

        冥教不但朝廷不知道,就连江湖上也很少有人听闻,一个不仅游离于朝廷的视野之外,甚至连很多江湖人都不知道的神秘教派,岂会寻常?

        何况此教敢收钱杀人,杀的还是良民,绝非佛、道二统那种良善之辈!

        而查探的过程中,办案人员还发现此教在秘密发展信徒,时常举行各种隐秘的祭祀仪式,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血祭,用的是活人!

        这下不用明武帝说,所有人都知道事态严重了。

        血祭由来已久,早已形成民俗传统,很多地方都有,但其中一些祭祀需要献祭活人,太过残忍有伤天和,所以在天元开国之初帝祖游柏川就已经下旨禁止了,只允许用家畜家禽,严禁使用活人。

        按律历,血祭活人者大恶不赦,据案情最低割耳鼻流徙三千里,最高可诛五族。

        此等严酷的惩罚几可于叛国比肩,效果也很显著,天元自此再无血祭活人的事情发生,谁能想到今日又刮起了这场邪风。

        而诡异的是,无论祭祀的还是被祭祀的都毫无怨言,如同入了魔似的无论怎么问都称自己心甘情愿。

        让封知平印象最深刻的是资料里的一份卷宗,里面记载的是其中一场审问的拓本,据主审官亲笔记录,受审者是某村的村长,此人主持了一场血祭,而祭品,是全村四百三十余位村民,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妻儿老小。

        最终,只有主持祭祀的他和几位耆老还活着,村里的其他人都死了,而他坚称自己没有杀人,而是在行善,是将那些人全部送往永生不死的极乐冥土,还说自己本也要走了,是官差们抓了他断了他通往永生乐园的路,现在他再死就去不了极乐园了,只能堕入极乐园下方的无尽炼狱承受罪业之火的焚烧,直至赎清他没能将祭祀仪式进行完整的罪孽。

        卷宗最后,主审官颤抖的写下了“惊、辈、恐、忧”四个字,并言道“邪教不除,天下必亡,百姓愚鲁,苍生罹难”,建议朝廷效仿乾坤阁兴建学堂广开民智,不给魑魅魍魉趁虚而入的机会。

        连一个小小的主审都生出这等的忧心,明武帝更不用说了,然而冥教想除并没有那么简单。

        冥教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存在的时间却很长,游安怀疑它在他父亲甚至爷爷那辈时就已经存在了,一直隐藏在最黑暗的角落默默发展积蓄力量,若不是大理寺的那位主审的无意之举,朝廷甚至到现在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直到它主动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铲除行动阻力很大,在有心人的引导下民间的怨声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认为根本没有什么邪教,从始至终都是明武帝疑心太重,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覆灭整个江湖顺带铲除他的几个“旧敌”,简单来说就是游安皇帝当的闷了,想搞点事情找点乐呵。

        这种说法跟正史上记载的如出一辙,只不过史书上没有着重冥教,而是将冥教和明武帝兴兵的事分开来算,兴兵是兴兵,铲除冥教则是一件剿灭以武犯禁的江湖宵小的不值得多提的小事。

        封知平深以为写这段的史官没死真是祖坟炸了,并很怀疑当时的史官跟明武帝有旧怨,亦或与那几位失败者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要不怎敢如此歪曲事实?

        明武帝生不生气不知道,只知道他的行动很果断。

        他没有制止这种传言,也没有派兵搜查、镇压散步流言的人,剿灭行动已然在进行,只是矛头渐渐转移到了几位“旧敌”身上,仿佛赌气般的故意去应那句流言似的。

        于此同时,他秘密联络义盟的老友,以极快的速度暗中扶植起一个新的江湖门派大刀门,专门用来对付冥教。

        封知平认为大刀门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不就是暗指砍头用的大刀吗?

        同时他也认为游安的决断很明智,官方对官方,江湖对江湖,表面上互不干涉,既能有效的针对冥教又不会引起江湖人士的反感、抗拒,这比一根筋的派兵镇压要好太多了。

        覆灭黄泉也是这样,朝廷为主联合各路江湖高手组成联军,封知平很怀疑景涟他爹是在效仿老祖宗,要不主力怎会是点苍、阔刀、血刀这三家呢?

        而游安顺流言而为的想法封知平也能猜到一些,这位爷八成还是用的那个大智若愚的老法子,既猜不出传播流言的正主,那就全都有嫌疑,王爵封地的尊荣富贵既然不愿意享,那就削了吧,正好收回来给爷的几个儿子分分。

        江湖是江湖了,冥教躲得过朝廷的眼线,却躲不过一根根无孔不入的江湖老油条。

        在冥教覆灭的时候,游安也成功削了几位“故人”的藩,只剩一位苟延残喘,战战兢兢的赶赴京城主动要求降爵予位于贤。

        游安应允,没把人撸成国公、国伯,而是降一级为郡王,改封号为“慧郡王”,给了个蛮富足的封地,让其闲散富贵的终老一生,并在其死后下旨将其封号封地延长至七代罔替。

        从这点来说,游安真不是个“绝情绝性”的人。

        随着冥教覆灭,大量没来得及销毁的资料运入京城,游安看完发现自己真没杀错几个,不止是当时,更早之前的十七帝子争位也一样。

        冥教的触角比他预想的更深更广,不仅遍布江湖,还扎根朝野,大理寺积压的无头公案足足有六成能跟它对得上号,而当初谏言宏帝再选帝种,以及后来力劝宏帝收权肃纪的几位老臣,其中三位甚至直接就是冥教的客座长老,地位仅次于冥皇座下的六大护法。爱你电子书

        而十七位帝子种,包括他自己在内,每一个都多多少少跟冥教有过交集。

        看似其善可欺的太子是冥皇的贵宾,冥教为他干了不少脏活,最初的四位皇子中有两个与冥教关系极深,其中一位的宠妾直接就是冥教魔女,乃三十三位冥使之一,地位仅次于长老,他这才明白当初剿灭那位的时候伤亡为何那般惨重。

        而他到现在才明白的原因,正是因为他麾下也不干净,有人将重要信息掩盖掉了。

        除了皇子,朝臣们也一样,或多或少的都跟冥教有过交集,而其中很多人都蒙在鼓里茫然不知。

        有不知道的,自然有门清的,其中属工部烂得最厉害。

        某年某地决堤,工部派人修缮,费用比预算多了四成,足足八万两白银有一半流入了冥教,而决堤的原因还不是天灾,压根儿是冥教一手安排的!

        某年某案,官员遇刺身亡,大理寺协同督察院设专案处理,工部有人通过督察院做了手脚,让案件陷入泥潭直至变成无头案,顺带刮了金钱地契总计一万七千两“孝敬”。

        类似种种还有很多,其中最让游安惊悚的是工部修的密道。

        宫里的密道向来只有皇帝最清楚,其余包括帝后、太子在内都知道的有限,只涉及自己身边的几条,而工部建造完成后按例应将施工人员打散安置,原图交由皇帝亲自保管,其余副本一概销毁,可冥教手里竟然握着高达七成的副本,不止是近几代的,连天元开国皇宫初建时的密道也有好几条在册,详细的程度令人惊悚!

        至此,游安彻底明白自己无意间究竟避过了多少危险,朝堂早已烂入骨髓,被潜伏在幕后的冥教暗中把持,包括帝位交替,每一件政事冥教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影响,若不是他狠心绝情一概通杀,他早就死了,而且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之后,如正史所载那样,轰轰烈烈的大清洗开始了,以工部为最,整场清洗长达四百三十余年,绵延了明武帝的大半生。

        之所以这么久是因为牵扯的面实在太广,贸然拔除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短时间内找不到那么多官员顶替,整个体系都会崩溃,到时民不聊生叛军四起群雄割据,天元很可能四分五裂沦落得比空玄都不如,他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来。

        他有耐心,更有资本,以他当时的修为好好修炼好好保养活个一两百年不成问题,在一百九十余岁时修成武魂后他更是底气十足,武魂境的寿元少说也有四百年以上,按照平均值五百至八百年来算他有的是时间把那些不好动的人熬死,等新生代成长起来顶替上去,熬时间那些只会些养生的吐息之术的文官哪能熬得过他?

        武将不好搞,但没关系,他有帮手——詹王。

        作为当时仅剩的两位异姓王之一,詹王很好的传承了祖宗定下的铁律,只忠于皇位,绝不涉及党争。

        而另一位异姓王齐王就很不规矩了,不知是不是异姓王当久了想试试坐皇位的滋味,又或是想将天元剑收入自己的宝阁当作私藏,越制屯养私兵不说,还暗地里跟不干净的江湖人士来往大肆招揽高手,其中来往最密切的就是冥教。

        齐王不好动,也不好熬,好在有詹王相助,借着国战的机会游安与詹王合谋将齐王及齐王府主力一举歼灭,在其子世袭后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设计了一场局,成功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祸及九族。

        就这样,游安一点点的将朝堂涤净,大刀门则在他的授意下不断追杀冥教余孽,在其死后都没有停手,直至将所有余孽及可能与冥教有关的嫌疑人全部铲除。

        想到这里,封知平不禁叹了口气,他或许知道大刀门分裂的原因了。

        大刀门源自义盟,建立之初皆是侠义之辈,不为功名利禄,只为一腔豪情烈血,可是,这场长达数百年的杀戮让其中一些人的心态产生了变化。

        一部分人仍秉持着最初的方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该杀的杀查不准的就先放过,他日找到证据或做了恶再杀不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除恶务尽,绝不容情,于是理念不同的两方人产生了矛盾并最终分裂成两派,成为了如今的阔刀门和血刀门。

        封知平不禁揣测,这会不会也是游安一早安排好的?

        毕竟大刀门不是义盟,铲除冥教的行动不知要持续多久,漫长的时间会让大刀门高度凝聚,而朝廷的暗中支持又有可能让某些人滋生出一种异样的情绪,自觉高其他江湖门派一等,种种原因让大刀门不可能像义盟那样在任务完成后顺利解散掉。

        不解散的话,掌握充裕人力物力的大刀门即便失去朝廷的支持也有足够的力量改变江湖格局,事实上在追杀行动中江湖已经因他们而改变了,或今时或来日,一家独大的大刀门必定会威胁到朝廷。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多想,这是游安身为帝君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刀门再亲也不是他手下的军队,他无法像控制军队那样让桀骜不驯的江湖人俯首听命,何况大部分大刀门弟子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真正知道的只有门主、长老等几位创派的老人。

        所以,他设了一招暗手,这是一场阳谋,大刀门就算看出来了也不得不按着他心意走。

        事实上大刀门很可能已经看出来了,那几位解散义盟的“人精”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才出现了血刀门和阔刀门两个同祖同宗的敌对门派,这种方式既能保存大刀门的骨血,又安抚皇帝的心,一举两得。

        吗的,这些老鬼,一个比一个精!

        封知平重重的捶了下桌子,愤愤不平。

        他很恨自己为何生了个聪明的脑瓜,会想这么多,要不是自己现在还秃着呢,身上地上肯定很多头发。

        连五见状微微一笑,问道:“少爷以为如何?”

        封知平瞪眼,半天后垂下视线叹了口气:“是个厉害的人,极厉害!”

        “哦,为何这么说?”

        封知平眼皮一翻,知道连五在考教自己,便将方才所思讲了一遍,包括那些“善意”的揣测也一并托出。

        “不错,真不错。”连五抚掌,诚赞道,“老奴知道您聪明,但没想到您会想的这么深这么远,老奴还是有些走眼了。”

        “我宁可没想这么多。”封知平拽下假发,心疼的摸摸头皮,“这么下去,我的头发哪年才能长出来啊!”

        连五轻笑,安慰道:“莫慌,会长出来的。人盛长发,人衰长甲,少爷气血旺运道更旺,您的头发肯定会会很快长回来的。”

        “借您吉言。”封知平拱了拱手,脸色一正,定定的看着连五的双眼,“五叔,我有两事不明,想请教。”

        “少爷请讲。”

        “我想知道,冥教和黄泉是否有关系,冥教布了那么大一张网,几乎把持了半个朝堂,图什么呢?谋反?有天元剑在,不可能吧?赚钱?他们已经富可敌国,赚再多又有何意义?传教?这个有可能,但他们那种邪教一不叫人向善二不叫人向恶,专叫人去死,人死光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没意义啊!”

        这是游安到死都没想明白的问题,也是封知平很纠结的问题。

        控制了朝堂却隐而不发,潜伏时间至少绵延两代帝皇,那个狗屁的冥皇难道心理变态,只喜欢享受当幕后黑手的感觉?

        游安似在斟酌什么,又似在犹豫什么,沉默半晌后沉声道:“以下只是老奴的猜测,没有直接证据。老奴认为冥教和黄泉是有一定关系的,而冥教的图谋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培养什么,二是在寻找什么。”

        封知平皱眉:“培养什么,寻找什么,能不能说清楚点?”

        连五深吸一口气,凝望着封知平的双眼:“培养的或许是仙器,又或是阴魂鬼魅之类的邪祟,寻找的,可能是天人。”

        封知平微愣,旋即悚然。


  https://fozhldaoxs.cc/book/14673/76643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