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皇帝培养手册 > 第1861章 第1856 汉代察举制的弊端上

第1861章 第1856 汉代察举制的弊端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皇帝培养手册  搜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金珏知道,这世上,这个时空当中,恐怕还有很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埋没的人才。

        不过,金珏自己并不是神,他能过做到的,也只能是好做到见到一个培养一个,仅此而已。

        而这恰恰正是王龙和其所在的经县王家,在其手中握有不少兵力的情况之下,折腾了近十年的时间,却依然被局限在经县和南宫县南部这片狭小区域内的根本原因所在。

        事实上,面对安平崔家或者清河崔家这样庞然大物一般的地方家族,就算是过往的大汉朝廷,亦或者现如今的冀州之主袁绍,也没有办法将之彻底制衡住。

        除非像曹操那样的狠人,亦或者是黑山贼张燕的那样一个掌管着庞大贼兵的匪首,才会不管不顾地将不肯完全降服于自己的家族,或者将之彻底铲除,或是将之从其家族所在地,连根拔起,将其家族所有族人全都强行迁徙走。

        而像金珏的那个也就亡故了的岳父蔡邕那般,不肯在地方上培植属于家族的个人武装的家族,在东汉王朝末年,简直就是如同凤毛麟角一般的异类。

        远的不说,就算是金珏所在的京兆郡金家,一个从东汉王朝建立起那天就已经完全没落了的家族,每一个接任的家主,也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家族维持一个有战斗能力的部曲。

        京兆金家与天下其他所有世家都不同的是,因为是出身于匈奴人,故而,不但家主自己,而且,就连所有的族人,基本上都擅长骑术和骑射。

        不仅如此,京兆金氏一族因为在东汉王朝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没有任何官身,因此,在京兆郡这个地方,也就一直无法掌握更多的土地,以维持家族进一步扩展。

        事实上,像东海郡糜家那样以豪商起家,那也仅仅只是表象,若是没有官身,亦或者姻亲之类的帮扶,糜家根本就不可能在东汉王朝末年这个各地世家林立的生态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豪族。为此,金珏在暗中仔细派人查访过糜家的发家史。

        发现,原来,整个东海郡糜氏家族真正起家只有两代,也就是说,是在糜竺糜芳的父亲手中才兴起的。而真正发展成为大豪族,却正是在糜竺的手中。

        而糜竺的父亲最先靠着姻亲关系,巴结上的,就是在陶谦之前的上一任徐州刺史——巴袛。

        巴袛,渤海人,东汉末年先后任徐州刺史和扬州刺史,徐州关于这个巴袛的至今还在流传的事情,大致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巴袛曾经向朝廷在黄巾军之乱中立下第一功的莒县县长赵昱,结果,这个赵昱不知道为何,对于上官对他这样的表功,居然是深以为耻,直接挂冠而去,辞官不做了。

        不过,在金珏看来,这个被陈登同样赞誉过的赵元达,同被青州和冀州部分人誉为三个人一条龙,其中的龙首的华歆,都是沽名钓誉之辈而已。

        原本,因为侍母至孝而闻名于徐州的赵禹,接连被其本县以及其本郡的上官辟除,打算先让他当一当县或者郡一级的属官,结果,这个赵昱坚辞不受,州郡请召,也不应,可是,后来,巴袛上任之后,将之直接举荐为孝廉,并任命为莒县县长。

        结果呢?

        呵呵!

        正是这个赵昱,受了。

        看到这一条的时候,金珏就明白了。

        原来,原先徐州境内不管是州郡县三级官府之所以都请不动这个赵昱,并不是他真得不爱做官,而仅仅是因为当时那些想要招募他的人,给出的价码不够。

        在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地方向中央朝廷荐举人才。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一就是孝廉,二就是茂才。

        孝廉是郡一级官员,就是郡太守或者国相向朝廷荐举的人才,起先,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但是,到了东汉和帝时期,汉和帝采纳了由丁鸿和刘方提出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个郡国若是人口不满十万人,,三岁才能举孝廉一人,不瞒二十万,二岁举一人;满二十万岁举一人;满四十万,岁举二人,上只百二十六万的,岁举留任。

        当然,作为边郡,可以适当放宽对人口的规定。

        后来,朝廷又采纳了左雄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限制年龄在四十岁以内的人才能够被荐举,后来,因为左雄提出的这个极为合理的建议严重侵害到了地方世家或者豪族的利益,因此,所谓的年限法只执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被彻底废除了。

        而茂才则不同,原本,这个察举岁科之一应该被成为‘秀才’,到了东汉,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姓名的讳,因此,才将至改称为‘茂才’。

        不论是秀才,还是茂才,原本是也都是州一级官员向朝廷举荐的人才。

        在西汉时期,州一级官府因为实权并不大,因此,其举荐的人才不一定就是官员,也可以是一般的平民,而且,西汉时期的秀才,还并不是岁举常科,也就是说,州一级官府并不需要每一年都必须向朝廷举荐。

        而到了东汉时期,情况就完全变了。

        东汉光武帝在建武十二年亲自下诏,诏令中说:“三公举茂才各一人”,从此而后,‘茂才’不但成了岁举常科,得以与孝廉并称,以表明其重要性。

        不过,在东汉,州所举荐的茂才,被选拔的人才的出处完全变了,‘茂才’多为现任官吏出身。这是因为,被举为茂才之后,因为其本身资历高的缘故,起家便是县令一级的官职,最高可至千石俸禄,而孝廉起家一般多为郎官,起家最高也不过六百石。

        而在最初,琅琊郡或者徐州官员虽然想要将赵昱征慕到自己的幕府里为官,但并没有给出更高,足以让他满意的筹码——也就是孝廉,

        赵昱若真的应慕的话,去了之后,顶多也就是百石俸的小吏而已。


  https://fozhldaoxs.cc/book/1463/549053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