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逆天换明 > 第四百三十八章 盘锦马市

第四百三十八章 盘锦马市


  赵嫂和杨氏向村公所走去,边走边说着闲话。杨氏用心地听着,尽快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学着这里的规矩。

  “战乱这么多年,亲人分别的很多,能够找到的却很少。”赵嫂叹着气,说道:“我有个弟弟,也是生死不知。”

  杨氏的脸色一黯,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我们刚来,官府要找到,或者是他看到消息,总要花费些时间的。我能干活儿,小河也有些力气,等上一年半载,也能养活自己。”

  政务工作越来越细致,对于不同地方的移民也有不同的安置和管理办法。对于剃头辽人来说,有不少和东江军将士有着亲戚或朋友的关系。

  让失散的亲人能够团聚,这是官府和军队在共同进行的工作。

  尽管没有电脑,只要登记录入,查到某人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但事在人为,这项工作的时间可能会拖很久,却给了很多人希望。

  比如杨氏,她还存着希望,希望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家庭能够重圆。嘴上说得一年半载,只不过是出于对赵嫂好心的敷衍。

  赵嫂劝过之后也不再多说,人家等丈夫,天经地义,哪有那么绝情,何况还有一个半大的儿子。

  她当然也是出于好意,希望这孤儿寡母能够尽快地有个依靠,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

  但象杨氏所说的那样,手脚勤快点,生活不能说多好,可在辽南还是饿不死的。

  官府连孤儿老人都能出钱养活,杨氏母子就算没有劳动能力,也不用太担心没吃没喝。

  来到村公所,杨氏很顺利地领到了样品和棉布棉花,以及针线等工具。

  这也是官府对新来的移民,象杨氏母子这样的,给予的一种特殊待遇。要是家里有身强力壮的男丁,自然不差这点钱儿。

  “要不是需要赶工,你还能再多领点。”村长和蔼地对杨氏说道:“以后官府或军队再派活儿,还是先紧着你们这样的人家。”

  杨氏恭谨施礼,诚心地道谢,才和赵嫂拿着东西返回各自家里。

  时间不大,杨小河便扛着柴回来了。年轻人恢复得更快,半个多月的饱饭一吃,力气不小,瘦削的脸也不那么明显了。

  “娘,我下午还去打柴。”杨小河进到屋内,便笑着对母亲说道:“何叔把家里的板车借给我,我打满一车柴再回来。”

  杨氏关切地嘱咐道:“可不要太晚,能打多少是多少。你先歇着,我这就去做饭。”

  早上熬了一锅大碴子土豆粥,中午热一下,再添两个饼子,一小碟咸萝卜条,就是顶好的饭菜。

  当时普通百姓家也少有炒菜的,农闲的时候多以菜粥为主,加上点盐,就省了做菜。

  杨小河却不肯歇息,帮着母亲在灶下烧火,说着他找到的新活计。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除了民兵的训练外,还有修路挖渠等相当于徭役的工作。虽然是官府安排,不给工钱,但却发口粮,干一天发一天。

  对于杨氏母子来说,这就等于是额外的收入,吃喝能更充裕一些。

  要知道,官府虽然给移民发放救济粮,数量却是固定的,碰上大肚汉,便有些紧张。

  “希望能多干上些日子。”杨小河嘿嘿笑着,说道:“可惜入冬结冻后,就不能再挖渠了。”

  “你打听一下,干这活儿要不要女人?”杨氏觉得自己兴许也能去干这些活儿,可不想闲在家里。

  杨小河说道:“娘,你的身子还没大好,就在家好好歇着。挑土挖沟的,可不是啥轻活儿。”

  杨氏想了想,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是给口粮,官府自然是不希望体虚力弱的人去胡混。自己要是去,就象厚着脸皮沾便宜似的。

  “娘,明年咱们种上十亩地。一半种土豆,一半种玉米,一年的吃喝差不多就不愁了。再做些闲活儿,零花也有了……”

  杨小河继续向着娘亲说着自己的计划,充满了自信,好象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男人,能够挑起生活的重担了。

  有些遗憾地摇着头,杨小河说道:“等俺再长几岁,就能领更多的田地。其实,就是现在,俺也能种二三十亩。”

  “我儿可能干呢!”杨氏强笑着夸赞道,心中却是酸楚和期盼混杂的情绪。

  如果他还活着,能再团聚该有多好。看到儿子长大了,又这么懂事儿,他该有多高兴!

  ……………………

  东江军纵横建州,摧毁建虏的兴京,斩首近万,消息传播得很快。

  这是毛文龙和陈继盛有意为之,振奋军心民气的大捷,还能引起周边形势的变化,怎么会压着不放呢?

  在东江镇的根据地内,军民的反应并不是太过热烈。

  数年来屡战屡胜,正在扫除笼罩人们心上的战争阴霾,再加上有遵化大捷在前,此次大胜就显得有些不够分量了。

  但胜利的影响还是不小,军民的喜悦是不用说的,与沈阳建虏的悲戚形成鲜明对照。

  对外则更加明显一些,至少塔力台就感觉到,在广宁地区牧放避难的蒙古诸部,态度便更加恭顺。

  自从东江镇与蒙古诸部在盘锦开展马市贸易后,塔力台便留了下来,先是充当翻译,后来又逐渐成为管理马市的官员之一。

  除此以外,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那就是通过蒙古人,刺探建虏的情报。为了更好地工作,军情部门派了人,以文书的身份跟随。

  塔力台也逐渐从生疏,学得有些模样儿,工作也愈见起色。

  此时,一批牛马运到了马市,正在经受塔力台的检查,以便定价交易。

  塔力台扬着头,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儿,认真甚至有些苛刻地检查着牛马的状况。

  “这马瘦了,十两;这牛的膘不够厚,十两;这匹马不错,十二两……”

  塔力台身后跟着文书,记录着他口述的价格。两个蒙古人则有些谄媚地跟随,不断地说着好话,有些徒劳地和塔力台讨价还价。

  牛马很快就检查完毕,文书报出了总价,两个蒙古人现出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也知道这位蒙古同胞的脾气,不会再有更改了。

  没办法,他们所需要的粮食、布匹、茶叶、锅碗等生活用品,现在只能从盘锦马市获得。

  至于后金,物资也是同样匮乏,甚至还不如他们。况且,为图长远,东江镇的商货在价格上并不算太高,但很多却是限量,想多买也不给。

  盘锦马市是郭大靖提议并推动,今年才开设起来,成为东江镇获取牛马的一个渠道。

  在广宁、锦州地区牧放的蒙古诸部,从试探到接受,又到欢迎,现在已经是离不了。

  “大人,铁锅能不能多卖几口?”中年蒙古人挺精明的样子,点头哈腰地请求道:“您知道,很快就要冬天,再来交易就很困难。一个冬天呢,好歹让俺们熬过去。”

  塔力台翻了翻眼睛,示意文书翻查,有些不悦地说道:“数量都是上面定下来的,某也更改不得。铁锅不够,那就多买砂锅,一样的煮肉烧茶。”

  “砂锅不耐用,很容易摔破。”另一个蒙古人很壮实,但却苦着脸,还伸手指了指远处,“拉了一车,大人您去看看?”

  塔力台摆了摆手,说道:“这都好几个月了,坏一些也正常。马市上有了手艺人,花几个小钱就能锔好。替你们想得周到吧?”

  “还能修补好?”中年人瞪大了眼睛。

  塔力台瞅了他一眼,甚为鄙视,好象在说:土包子,连这都不知道?

  文书已经查阅好,说道:“哈儿兀部的铁锅限量还有三口,粮食两千斤,锄头、镰刀、犁……”

  铁器和粮食是限制最严的,按照哈儿兀部的人口,每人才能分到五六斤,喝不上几天的粥。

  但这个限额是浮动的,因为蒙古人也有耕种,今年收成还可以,这边的粮食限额便降了下来。

  总的原则就是让蒙古人基本上饿不死,但也没有多少积蓄。想要出兵作战,粮草物资肯定不够。

  “大人。”中年蒙古人眼珠儿转着,与同伴交换了下眼色,躬身道:“后金那面有意攻打察哈尔部,就在近日出兵。”

  塔力台立刻来了精神,文书眸中也是精光一闪。

  “消息确实吗?”塔力台追问道:“出动多少人马,由哪个奴酋率领?”

  “这个——”中年蒙古人欲言又止,露出了狡黠的谄笑。

  塔力台撇了撇嘴,对文书说道:“给他们写条子,铁锅五口,粮食三千斤。”

  中年蒙古人虽然还是不太满足,可也知道收敛,赶忙说道:“后金出动五千精骑,科尔沁部出两千,其他蒙古诸部共出三千,听说是由十五王子率领。”

  塔力台点了点头,露出笑容,伸手拍了拍中年蒙古人的肩膀,说道:“不错,有什么建虏的消息,尽快通知,不会少了你的好处。去马市交易吧,完事儿后来找我,请你俩喝酒,管够儿。”

  壮实的蒙古人咧开了大嘴,喝酒是他的最爱,特别是东江镇卖的那种喝下去象火烧的烈酒。

  两个蒙古人拿着条子,随着管理员,高高兴兴地去了马市购买商品。

  “我马上派人去盖州。”文书脸上现出急切之色,“这个情报很重要,要让毛帅尽快知晓。”

  塔力台连连点头,也收起了那副牛哄哄的模样儿。

  文书一走,塔力台也自由了,向马市那边张望着,终于还是迈步走了过去。

  哈儿兀部来了五六十人,其中竟有几个蒙古女人,引起了塔力台的注意。这家伙眨着大眼珠子,跟着人家进了马市。

  ………………

  多尔衮此时发动对察哈尔部的打击,时机掌握得相当好。

  东江军刚刚结束了在海州的大举佯攻,以及攻袭建州的行动,会有一个休整恢复的时期。

  况且,建虏出动的人马不多,只有五千精骑,对于全局的防守,没有太大的影响。

  甚至于,建虏并未通知所有的蒙古诸部。哈儿兀部得知消息,也是凑巧在科尔沁部的交易中获知。

  没错,哈儿兀部还是个中间商,用丝绸棉布针线砂锅香料等物,从科尔沁部换得牛羊,再卖给东江镇,从中赚了不少。

  在马市交易中,丝绸、针线、砂锅、香料等物是不限量的,这些也不算什么战略物资,还能帮东江镇赚取银子。

  只要不是铁器、硝磺、粮食这三大战略物资,就算全卖给建虏,也影响不到双方实力的对比,以及整个形势的发展。

  当郭大靖的座船在盖州卫城沿海靠岸,他在前往盖州卫城的时候,毛文龙刚刚接到了建虏出兵攻打察哈尔部的情报。

  与毛文龙同在盖州卫城的,还有前来犒军考察的山东按察司佥事,监辽海军务的王徵。

  “我军暂时无法出动牵制,希望察哈尔部能够击败建虏和诸部的万余人马。”毛文龙想了一步,把手中的情报递了过去。

  这不算必须要救的友军,东江镇也确实是力不能及。毛文龙先把话说明,也省得王徵报给孙元化,孙元化再瞎指挥。

  王徵看过情报,也没当回事,说道:“不过一万多人马,察哈尔部有数万骑兵,足以击退建虏。”

  毛文龙微抿嘴角,对王徵有些轻看。

  虎墩兔已经吓破了胆,不敢与建虏交战厮杀,这回估计也是不战而逃。王徵凭着纸面上的资料来判断,实在是纸上谈兵。

  好在王徵也没有指挥权,孙元化这个新任登莱巡抚,对东江镇也还算比较友好。

  王徵拱了拱手,说道:“兵兴以来,辽人避战乱居山东者十余万人,今闻朝廷的诸项政策,很多辽人有重返故乡之念。”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东江镇欢迎之至,也请代毛某谢过孙大人相助之恩。”

  “同为一体,更须精诚团结。”王徵笑着说道:“毛帅不必言谢。”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孙大人在登莱请西人技师,铸造火炮、训练炮兵。听闻东江镇已经一步领先,甚为关注。下官此番前来,也是想实地考察,学习借鉴。”

  毛文龙立刻犹豫起来,铸炮等事都是郭大靖在负责,他也不清楚需不需要保密,一时不敢轻易答应。


  https://fozhldaoxs.cc/book/11804278/6938124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