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宅唐 >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世民论世家(上)

第二卷 还债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世民论世家(上)


长孙看着一罐洁白如雪的盐陷入了沉思,良久用手指头沾了沾,放进口中,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娘,您看着怎么样,这可是儿臣呕心沥血的从粗盐里弄出来的,五斤粗盐出了四斤这样的盐,是不是好东西”李承阳捧着盐罐子一脸骄傲。

        长孙却没他那么自信了“你这个方法一般人可用的?”。

        “用的用的,不仅是提炼,就是一般的矿盐也能用这个法子提取出来,保证不管什么盐,只要我这方法一弄,出来的盐那都是一模一样的”。

        长孙匆忙站了起来,不停的在宫中徘徊,就当李承阳都快等烦了的时候,长孙说话了“盐是好盐,其余的我不管,你拿着这罐盐去找你父皇商量吧”。

        就知道是这个结果,后宫不得干政,想来长孙就是想到了这盐的意义,所以才不想管这件事了,也无妨,知道了这个盐是个好东西就行。

        跟长孙告了个别,原本还想听听长孙对这件事的意见呢,谁知道老娘把这事拎的这么清楚,一想到和政事沾了边,立刻撒手不管,不愧是千百年来女人的典范,明事理知进退的。

        来到御书房,李世民已经回来了,现在天色已经过了正午,现在应该是李世民办事的时间。

        推门而入,李世民果然还是那个样子,整个人趴在书桌上被奏折重重包围。

        “爹,先别弄那些事了,给您看个好东西”,这里李承阳早就走熟了,早就没了当初刚来的时候的局促,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

        “嘭”一罐子盐就放在了李世民面前“爹,尝尝,我刚做出的盐,用我的方法,大唐的盐产量最少最少能翻一倍,而且质量上比咱们平时吃的贡盐还好”。

        李世民旁边的太监捏了一撮,放进嘴里,然后哆哆嗦嗦的站在原地闭着眼。

        “去去去,一边去,不是砒霜,每次让你吃点东西都一副要死的样子”李承阳嫌弃的把小太监推到一边,自己拿了一撮盐扔嘴里,冲着李世民一乐“爹,您看看?”。

        李世民也没在意,李承阳和他没大没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习惯了,倒是这盐让他产生了兴趣。

        尝了尝,点点头“恩,不错,老规矩”。

        这当皇帝的话就是少,几个字就把这么大的事压下了。

        “还不让卖?”李承阳往前探了探,一双眼睛努力瞪大,恶意的给李世民卖个萌。

        李世民嫌恶的把他的头推开,把那个惊魂未定的小太监赶出书房“不能卖啊,这东西比茶还要紧张,没准备的情况下不能碰”。

        “世家们到底为什么这么狂?这天下不是性李的吗?”李承阳终于把隐藏在心里的问题提了出来,大把的钱放在眼前,却不能拿,实在让他有些憋屈。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把腿盘起来,指了指书桌对面,示意李承阳也坐,等李承阳盘腿坐好,这才开了口

        “这天下是性李,但是有的时候性王,性崔,性郑,性卢,这哪里说的准”。

        李承阳正襟危坐,按照眼前的情形,李世民是要给他上课了。

        果不其然,李世民这个话只是刚刚开头

        “从汉末,到现在我大唐建国,足足三百六十年,你可知世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李承阳想了想,这点知识他还是知道的“汉朝开始出现的,那时候官员的选拔都是察举制”。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你也研究过,不错,就是察举制,当时世家的出现就是在东汉时期,只要是个官员,都能像朝廷举荐人才,经过朝廷的考察,只要是没什么太大的劣行,一般都能坐上不错的位置”,随后吸了一口气

        “在当时,只要你出身官宦人家,只要你想,总能继续进入官场,而其余的人若是想进入官场,只能把自己卖给一些官员,成为人家的弟子,门生故吏方才能有出头之日”。

        “可是就算真有那么一个出头之日,身上却早就被打下了某某家族的标签,在当时,想要清清白白的做官,基本是不可能的”,李承阳若有所思的接话道。

        “是啊,一旦成为了一家的门客,那就是一辈子的狗,当时自己的举主可比自己的双亲还要亲,为了讨好自己的举主,献妻奉女的都是常事”李世民嘲讽的语气溢于言表

        “所以啊,就是这么一直发展下去,家里有了一个官员之后,不断的推荐自己家的子孙,不停的从士子中选拔门生故吏,才使得一个家慢慢发展成士族”。

        李承阳点了点头,随即继续发问“如果家中子孙中在出现一个有作为的,那就可以继续发展下去?”。

        “是啊,那时候大大小小的士族多如牛毛,有些大的士族因为后继无人渐渐就失去了原本的权利,而有的士族或许是后世子孙中有了个争气的,亦或者找到了一个有才又忠义的门生,得以拉扯着一家士族继续辉煌下去”,李世民颔首。

        “那若是家族中接连出现人才呢?那岂不是就成了庞然大物?”。

        “对啊,庞然大物,其表现出来的实力比之咱们的大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到了汉末,这些人便纷纷跳了出来,其中你肯定知道不少人”李世民指了指自己的书房,像李承阳介绍到

        “其中一个家族,杨坚也上赶着认他们做了祖宗”。

        李承阳闭目想了想,汉末?东汉末年出三国,那段时间确实比较辉煌,名臣悍将不断的涌出,当时性杨的?

        “弘农杨氏?”李承阳不确定的问了出来?

        “对,看来你还真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就是弘农杨氏,同时期,还有汝南袁氏,这都是当时的庞然大物”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笑,儿子知道的不少,值得他高兴。

        “当时的杨氏,因为忠君爱国遭到杀戮,在当时所有人都在想着取汉室而代之的情况下,杨氏无异是在与所有人为敌,杨家的杨彪斗董卓,迁都时死死护住了献帝,而后到了曹操那里,又为了挽回皇权东奔西走,这才让遭到了猜忌和杀戮,所以原本和袁氏齐名的杨氏并没有什么大作为,杨修作为当时杨家派出来的代言人,也因被曹操猜忌丢了性命”。

        “杨修,是那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杨修?”杨修这个人李承阳就熟悉了,传了多少年的人物,没想到这人的出身还是如此显赫。

        李世民想了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什么?杨修是因为掺进了世子之争才被曹操杀了头,你这是从哪里知道的”。

        “嘿嘿,可能是我记错了,当时看书看得比较乱”李承阳挠挠头,三国演义里不是因为杨修太了解曹操的想法才被杀的吗,怎么还参加了世子之争而死的呢,果然还是,和史书有区别。

        “以后看书的时候仔细点,看看你都学到了什么”李世民没好气的指了指李承阳。

        “哪怕这样的杨氏,也足足传承了百年,晋朝没了以后,关于杨家的记载这才消失,隋朝建立后,当时的杨坚也还是认了这杨家作为自己的祖先,以此希望能招揽到更多的人为他效命,当时也确实起到了效果,足可以证明杨家的影响力传承数百年,到现在还有着一部分影响力”。

        李承阳眼睛一亮“那咱们的祖先不是老子李耳吗?难不成也是追认?”。

        一张奏折就呼到了李承阳脸上,李世民有些羞恼的声音响起“哪壶不开提哪壶,咱们家有胡人血统,再不弄个强一点的祖先,还怎么名正言顺的统治大唐”。

        “我那不也是好奇嘛,反正就咱们父子俩,嘿嘿”,李承阳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连忙道歉。

        李世民接过李承阳递上来的奏折,放回了原位,这才接着说道“当时的袁家就是当时所有士族的首领了,四世三公,四代人出了五个坐到三公地位的人,就是咱们现在的三公,品级上和你等同的官”。

        袁家吗,四世三公,这前世小孩都知道,李承阳好奇的是李世民后面的话,眼巴巴的等着李世民给他介绍真实一点的历史。

        “袁家就是典型的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世家,当时袁家一分为三,袁绍带着一群人,袁术带领着一批人,而其余的袁家族人则留在长安,守卫着当时的天子,袁绍袁术在当时都是庞然大物,袁术作为一个目中无人,城府极浅的无知之辈,在起兵之初就能拥有令天下侧目的基业,董卓更是放出了杀了袁术则天下尽皆臣服的话,由此就可以看出袁家当时有多大的势力”。

        顿了顿,接着说道“再说袁绍,一个庶子,和袁术反目后,依然能靠着袁家的威名转眼就凑出了足以和袁术争锋的大军,这说明袁家的力量远远足够支撑这两人的军伍”。

        “要是袁术没有那么多缺点,岂不是就没有刘备曹操什么事了?”李承阳喃喃自语,李世民这么一说让他对历史有了新的认知。

        “对,袁家两路诸侯,再加上无数的门生故吏,只要袁术当初没有妄自称帝,那可能也就没有什么三国了”。

        像是想到了什么,李世民捂着脑门带着羡慕的口吻“而且,最主要的是,当时几乎所有文官都心向袁家,袁家完全就不用考虑人才的问题,打下一地,自然就会有相应的主官前来到任,把当地管理的井井有条,完全不用再考虑如何治理一地”。

        “所以曹操是被逼无奈的才颁发了求贤令?唯才是举?”李承阳追问。

        李世民自嘲一笑“是啊,朕现在都想颁布个求贤令,可惜现在还是只能靠着世家们的人才治理这天下,你看曹操那求贤令,无论品行如何,唯才是举,什么人都要,只要有才就行,你想想当时的曹操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颁布的,那个君主希望自己手下的人里都是一帮无恶不作的人?还不是被袁家逼得”。

        。


  https://fozhldaoxs.cc/book/11373/68910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