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堂争论(一)。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东宫,太子刘宏悠闲自得的坐在府中,宫女在身后轻轻按摩着双肩,甚是惬意。心中更是没有了此前的慌张不安,有了田泽恩的支持,一切都不在话下。要说如今父皇能听进谁的意见,除了田泽恩再无他人。
刘宏眼见李忱进殿来便说道:“这次可以放心了,不会有什么大事。”
“殿下,宫中刚刚传出青州发生叛乱了。”李忱对着刘宏说道。
“啊,怎么会这样,这几年各州县不都是很好的吗?”刘宏有些不太相信。
“安州戍边的兵士也发生了哗变。”李忱继续说道。
刘宏愣住了,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渐渐的,两地发生的叛乱在京师传播开来,打破了沉寂了几年的大楚王朝,每个人脑中都有不一样的想法,不知道叛乱究竟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元光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大楚王朝兴安宫勤政殿。兴安宫规模宏伟,居高临下,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京师城的巍峨气势,是大楚王朝的皇权象征和国家标志。
勤政殿作为皇帝外朝听政区域,体量巨大,气势壮丽,极富精神震慑力。兴安宫为三出阙宫殿结构,勤政殿为其一主殿,殿堂坐于三重高台上,台基高12米,东西长66米,南北宽41米,殿前为广场和专供皇帝出入宫城的御道。勤政殿前方左右两侧稍前处,建有云龙殿和栖凤殿,是为圣上日常接见大臣的内殿和日常休息的处所。
此时,朝堂之上,刘治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睥睨众生,众文武大臣安安静静的分列两边,圣上的威严气势,散布在朝堂内外。众官员内心在嘀咕,近日京师沸沸扬扬的事情,都是足以要了人命的大事,不知道今日圣上会如何处理。
良久,刘治开口说道:“近日,青州、安州接连发生叛乱,众位大臣料已知晓,现在看究竟如何处置。”刘治一脸平静的看着朝堂中百官,静静的等待着。
在听到刘治所说,已经知道发生叛乱的官员和刚刚知道的官员都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顿时朝堂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刘治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什么,他倒要看看这帮官员究竟能探讨出什么。
站在百官之首的田泽恩如老僧入定般淡定,在百官乱作一团讨论之际,他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低头微闭双眼,一言不发。许是感觉时间过去了好久,突然咳了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启禀圣上,当前青州、安州两地皆发生叛乱,不知究竟是为何原因?”终于有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就是,到底是因为什么?”
“是什么引起的”众官员又是七嘴八舌的附和着。
“肃静,肃静。”殿前内侍,在得到刘治的示意后开口说道。
“至于此次叛乱事由,具体就由兵部尚书韩如松韩尚书向大家介绍。”刘治看着韩如松说道。
韩如松,兵部尚书,乃是永宁门阀贵族韩氏当家家主,韩氏先祖和李氏先祖均为大楚王朝开国功臣。只是后期韩氏家族在文官体系中发展较好,而李氏多是在军中发展,早年韩氏虽为永宁贵族之一,但势力相对弱小,排名在后。如今李氏因家族正统李信义一系人丁凋落,旁系同样弱小,因此李氏势力已大不如从前。韩氏却稳中有进,韩如松以文官之职统领兵部,贵为朝廷正三品大员,其子韩俊一改惯例没有入朝为文官,却是进入军队,现正好在右威卫大将军李信义麾下任正四品副将,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听闻圣上示意,韩如松便从百官中前行一步说道:“青州农民叛乱,其因为今年夏季粮食丰收之际,发生大规模蝗灾,导致粮食颗粒无收,因此百姓遭难,没有食物,生活难以为继。在朝廷赈灾粮下发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受灾百姓众多,青州刺史府赈灾工作尚未完全开展,灾民不思感恩圣上怜悯,聚集在一起,在别有用心之人煽动下,骤然,攻击县衙粮仓,抢夺赈灾粮食,在青州刺史派兵镇压时又奋力反抗,最终导致事情不可收拾,叛乱波及延续到青州刺史府下多县,加剧了平叛难度,如今叛乱范围越来越广,卢青镇节度使刘平已调集镇军,准备完毕,即刻便可以投入其中,平息叛乱,捉拿反贼。”
韩如松继续说道:“安州戍边将士发动哗变,同样是叛贼不思圣上皇恩浩荡,贪生怕死,逃避畏战,在与南越小国对峙期间,擅自逃离军营,欲返回淮南故地,却不想被守值军官发现,害怕治罪,便突然袭击,杀死值守将士,后散播谣言,诋毁圣上和朝廷,最终引起军心大乱,裹挟从之者众多。”
韩如松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听其言论,这不像是出自一个兵部尚书之口,可现实的确是有韩如松说出,此时的韩如松不仅仅是兵部尚书,更多的则是兼管了户部、政事堂等等职责。
自直陈刘治上报两地叛乱的奏折到达京师后,青州和安州汇报叛乱的具体情况的条陈也陆续到达兵部,这样韩如松等朝中大员才逐渐知晓这次叛乱的起由。故在刘治示意汇报时,韩如松对答如流,详细道来。
兵部尚书韩如松说完之后,朝堂中又是一片混乱,皆是痛骂青州和安州两地参与叛乱的兵民,不知感恩圣上,竟然敢公然跟朝廷作对,是自讨死路。
渐渐的朝堂中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坚决、果断的由各藩镇派兵进行镇压,避免叛乱范围扩大。另一派则是主张和谈,害怕镇压会适得其反,力主由朝廷派大员前去和叛乱兵民商谈,尽量平息事端。
主战派在政事堂是以枢密使田泽恩,相国杨行俭为主,在六部则是以兵部、工部、刑部及其下属部门为主。这其中为首官员多是大楚王朝世代承袭恩荫的王公大臣、门阀贵族等传统豪强家族。他们认为决不能同叛乱者讨价还价,一定要坚决镇压,灭掉威风。只有强大军队手中的利刃才会让这些叛乱者知道事情后果,不敢有不臣之心,同时可以震慑宵小之辈,不然一旦和谈就会树立其不好的开端,容易让各地争相效仿,严重威胁到皇家贵族利益。
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招降叛乱,平息事端的则是以枢密使郑介同,相国王建为主,在六部则是以吏部、礼部、户部官员为主。这些官员多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入官出仕,他们多出身于一般家庭,认为大楚王朝这几年的和平态势不容易,当前国力虽有恢复,仍不充盈,一旦镇压的话,需要派遣军队,调动大量金银、粮草、人工等。加剧消耗国库存银和粮食储备,容易影响到帝国根基,不利稳定,而通过和谈则只需要区区几个官职,便可以收买人心,平息叛乱。
看着两派在朝堂上互相争论,各抒己见,互不退步,刘治的头皮乱作一麻,内心更是烦乱不堪,更是在脑海中思考多年来在朝堂上采取的平衡之策是否妥当合适。
https://fozhldaoxs.cc/book/11042769/644083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