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当然是大汉朝各个利益集团都要代表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李素的调研、移民、新城规划等工作,都是可以并行安排下去的。
所以整个腊月里,虽然忙碌不堪,但各项事务的推进倒也井井有条。
河南河内各县人口分布现状如何、移民来了之后该如何分配安置、未来分田怎么分……诸多琐碎细密的政务,在诸葛亮等人的操办下,基本上都没有拖延。
李素不光能指望周边几个郡的地方官,还有他自己司空府、总督府的那套幕僚班子,从司空主簿邓芝,到长史、参军,六曹属官和各种专项从事,也都比较给力。
尤其是李素卸下了对益州、滇州和交州的总督权后,改加司隶校尉,这段时间里他也趁机把自己的幕僚班子调整了一下,加入了不少有才干而又年轻资历浅的新鲜血液。
略加磨合之后,班底使唤起来便如臂使指。
还是那句话:给朝廷选九部尚书、侍郎,给地方选布政使、太守,你得看人家的资历,不能像打三国志游戏那样随心所欲看谁属性值高就重用谁。
否则一碗水端不平,下面众人离心离德都是小的。
但是,给司空和总督选私人幕僚,就没那么多穷讲究了。
可以充分发挥李素“熟知历史、前世打过三国游戏知道谁属性高资历浅”的优势,直接把这些可造之材拉来,任命为近臣。
从十一月开始,到年关将近,一个半月多的时间里,李素的幕僚班底也充实了不少新鲜血液,换了一大波人。
主簿邓芝还是老人,这个不用说。李素原本有考虑过升邓芝到司空长史,但后来考虑到邓芝缺乏其他方面的资历,以后还是把邓芝放出去治军理民、补足履历之后再另行重用吧。
长史的位置,李素给了当了多年夷陵太守,如今总算从地方上调离的李严。
李严从六七年前,关羽拿下夷陵和武陵开始,就一直在夷陵和荆南任职,一开始只是县令、郡丞、郡长史,还参与过赵云平荆南的不少战事,前后三四年的时间,积功做到太守。
196年开始,李严一直是夷陵太守,又做了快三年了,因为孙策孙权覆灭之前,夷陵很重要,是扼守荆州通往益州腹地的门户要害。
所以哪怕官不大,这个职务依然得是比较可靠的人才能担任。尤其李素去年勾引孙策偷袭南郡、随后相持数月熬到冬天,打防守反击把孙策干掉。
那一次诱敌冒险的行动中,李严卡死了孙策拿下江陵后继续西进的道路,最终的功劳仅次于太史慈和甘宁。
今年李素彻底反推平定了江东政权,扬州的江南部分都整个拿下了,夷陵这个益州门户彻底成了大后方,没那么重要的战略价值了。李严这个扼益州门户六年的老人才能挪去别的地方。
加上李素要放弃对益州的总督权了,夷陵之前被划归益州防区,所以李素就把他调走,担任司空长史。
李严历史上在季汉的地位也比邓芝要高,如今这一世的官场资历也比邓芝高。所以拿一个当了三年太守的人,空降过来做司空长史,邓芝也不至于不服,觉得领导空降人堵了他的上升通道。
而司空长史的品秩虽然比地方太守要低,但李严心里对于这个任命也是非常满意的。他完全知道再犄角旮旯的后方战略险地当个太守,绝对不如到当朝文官第一的李司空帐下当个长史更有前途,所以哪怕俸禄待遇降低了他也很愿意来。
何况李素有钱,他一贯会给那些身边俸薄而责重的下属,巧立名目额外发赏赐,补足朝廷体质僵化、待遇倒挂的缺憾。
这种事情也没什么不对,就好比后世地方主官都会自掏腰包给自己的师爷额外发津贴。
最重要的长史、主簿、参军(徐庶)搞定之后,其他各曹幕僚就容易得多了。
户曹的王累、功曹的张松,这些都是老人,继续留用。
张松李素准备让他再干一年,到明年再举行科举前夕,就举荐张松调任到文部去当个郎中,甚至是侍郎,看张松自己争不争气。
因为李素已经预估到今年科举录取率会提高、刘巴的工商税改革会需要大量新的数学官员。所以,今年的科举到时候会带有一定的“恩科”性质而出现“扩招”。
这是皇帝给世家大族示好开恩的机会,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一部分之前向世家大族妥协、让出去的权力,再巧立名目收回来,比如“举人初选权”。
张松在李素身边做过功曹,管过官员升降考核,也处理过第一届南场科举的刺头,有这方面的经验,到时候再去做那种改革中斡旋搅混水的孤臣,再合适不过了。
也便于张松法正这对好基友这一世也扮演类似的角色——法正之前就多次在刘备的改革中,扮演过得罪人的孤臣角色。张松去了之后,一个在刑部一个在文部,遥相呼应互补,岂不美哉。
另外,明年秋天如果张松真的走了,谁来接替他的职务,李素也有想过——反正功曹从事是得罪人的角色,要经常帮领导干脏活,
所以让那些“科举最初几期突围出来的不义寒门士子”来扮演这种“蒙蔽司空,欺上瞒下”的恶人,跟世家大族斗法,就最好不过了。
用完之后如果真得罪人多了,李素还能随时当卫生纸一样扔掉——当然也不是真的卸磨杀驴,那样影响不好。
只是说让这些人一辈子仕途也就到某个高度无法再升上去了,绝对不会出现“给丞相当秘书当久了,到了下一代官员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能入主中枢要害”的情况。
这方面的人选,第一期科举里那几个取中的佼佼者,北场的孙资、贾逵,南场的杨仪等辈,都可以这么用。
但是孙资贾逵这些人给李素当过秘书之后,绝对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因为给曹操当过秘书,所以资历攒到曹睿朝就自己成了大佬”。
这些人一辈子的上限就是个大领导的秘书,外放出去最多也就是个太守。哪怕熬到退休,连布政使都不一定当得上。
李素身边原本户曹、财曹没有跟朝廷九部的民部、财部那样拆分,所以李素原先没有专门的财曹。
今年要治理地方民政种田,李素觉得很有必要单独弄财曹,他就打算把贾逵孙资一个用来当张松的替补、一个直接任命为财曹从事。
李素身边还剩工曹、兵曹、刑曹、文曹无人,一番梳理之后,李素选了五年前跟着太史慈一起回来投奔的陈矫,担任兵曹从事。
陈矫是原广陵太守陈登的堂侄儿,五年前糜竺派太史慈回来跟刘备联络、由刘备留用时,太史慈走长江水路,路过广陵时,跟周瑜一行接上了当时跟孙吴联手的陈登侄儿(当时周瑜还在鼓吹孙坚跟刘备的联盟,双方关系还很不错)
陈矫那时还是个少年人,看在陈登的面子上,刘备留他干了五年基层打杂的工作,稍微积攒了点资历,陈矫也展露出了一定的在军事调度协调方面的才能,李素反正只是需要个从事幕僚,不讲究品秩,就破格让陈矫当了。
……
另外,说句题外话,广陵太守陈登,前几年一直处在半独立的军阀状态,跟孙家联手但不被孙家彻底控制。
只是,今年随着孙策被杀、李素攻略孙权,逼得孙权倒向曹操,去江北忍辱负重给曹操当女婿。
如此一来,之前因为曹操屠徐州而跟曹操有仇、联孙抗曹的陈登,也就走投无路了。孙权劝他降曹,曹操也趁机派兵要接收广陵郡。
当时因为吴越三郡还没被李素拿下,也确实不好救援陈登。另一方面,李素当时平江东的部队绝对人数规模并不大,也就十几万人,是不可能同时跟曹操孙权的全部主力决战的。
李素只是仗着他的战船绝对先进、长江防线曹操过不来,才能在江东这个局部战场上各个击破先把周瑜、于禁这些灭了。
真要是李素主动分兵一部分渡江北上救广陵、遇到曹军陆军主力寻求决战,李素肯定是要崩溃的。所以哪怕时间来得及,李素也不可能去救援广陵这块孤悬江北的地盘。这事儿必须等跟曹军决战的全面准备做完后才能考虑。
于是,陈登支撑不下,只好带了部分嫡系部队和文武属下,坐了一些广陵郡仅有的坚固战船,试图南下寻求李素的庇护。当时李素在江南就有甘宁接应,所以陈登等人也安全南下了。
后来吴越之地彻底平定、尤其是现在都十二月了,建业攻城战也已经结束,江东全部领土都落入了刘备阵营之手。为了建业攻城战的胜利,刘备原本为黄忠准备的第二波升官也兑现了。
孙家的孙静等人当然是都在破城时乱军中战死了,孙家人知道他们有背盟之罪,投降了也活不了。吴景和吴国太当初说过,被虞翻张纮劝说和平移交后,倒是跟陈登刚好走了“交换场地”,去了江北的广陵隐居安置。
其他江东文官幕僚集团,除了对孙家特别死忠死硬的,基本上都投降了刘备,能宽容留用的刘备也都留用了。
毕竟,历史上赤壁之战前,张昭等人也都是一堆地劝孙权投降曹操的投降派。现在刘备如此势大,还已经攻下了江东,这些文官也不会傻到给孙家陪葬。
江东文武,只有一群武将还是比较有骨气的,程普黄盖虽然都是战败受伤被俘,但只是削职为民,坚持不再为刘备打仗。
韩当如今还在动摇软化的过程中,但也没为刘备效力,于禁也只是降而不仕。
文官里面,地位最高的张昭,都在张纮和虞翻的劝说下归顺了(张纮和虞翻是主动带路,虞翻是王朗故吏,算“起义”,张纮算“主动投降”,张昭算“被俘后劝降”)
其余级别更低的桓阶、全柔、薛综、严畯、张温、骆统等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全部投降,其中有些刘备还看不上呢,只是象征性给点小官做。
孙家的文官幕僚,除了在江北的朱治朱然父子,还有老一辈的吕范,依然为孙权效力。肯从江东逃到江北继续投奔故主的,居然只有一个历史上赤壁之战时主张坚持抵抗的阚泽,不辞辛劳偷偷找船渡去江北。
不过,这可能也跟阚泽出身贫寒、自学成才,并非名士,全靠孙家的拔擢才做官有关,所以不愿忘恩负义。
江东文官大部分投降之后,李素跟刘备商量过地方上的人事应用,还听取了扬州布政使顾雍的举荐意见。
最后广陵难逃的陈登被任命为丹阳太守,驻建业,算是得到了江东诸郡最高的待遇,防守最要害的南朝政治中心。
张纮为吴郡太守,算是奖励他临阵劝说吴景投降。
虞翻作为王朗故吏又是起义的,提拔一级,当会稽太守。
张昭在江东文官中原本级别最高,虽然来降方面不是最积极的,但是为了稳定人心,就让他做扬州的观察使,以示朝廷的开诚布公、行政透明,不会给扬州派本地官员穿小鞋。
如此一来,顾雍的布政使,张昭名义上观察他,两人也算平级,但实际上张昭哪有胆子观察顾雍,他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吉祥物,两人的资历和地位也差了很远。
这些人安排完之后,李素也从江东投降谋士里,选了一些能当幕僚从事的。
除了前述陈登的侄儿陈矫司职兵曹,还有江东的桓阶抽调来当工曹。
最后还剩一个刑曹从事,需要找个擅长得罪人但又表面上公允的,李素从今年的河北降臣里抽了一个辛毗——
辛毗这人肯得罪人,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而且也擅长作秀。
历史上司马懿在关中被诸葛亮打得满地找牙根本不敢出战,众将愤怒,司马懿就是作秀上书请战、然后魏帝曹睿派了辛毗来配合司马懿作秀,严令诸将不得出战。
那时候辛毗都七十多岁了,还“毅然仗黄钺”站在营门口,装模作样要拿着假节钺斩私自出战的将领,着实是个擅长扮演“执法严明”姿态的老戏精。
既然辛毗这次帮着沮授和陈宫从中斡旋、枉做小人给双方台阶下,和平解决了雒阳问题,那就也算有点功劳。
沮授已经按关羽战前的许诺、只要劝降雒阳和平光复,就表荐他去长安朝廷当侍中,如今也兑现了。
辛评带着他救出来的沮授家眷、包括沮授的儿子沮鹄,在嵩山耕读隐居。但辛毗并没有想隐居,还很想混点差事做,那就让他当司空刑曹从事。
其余文学从事(兼科举、教谕工作)王粲、帮闲从事甄尧等等全部照旧。
如此一来,李素的司空府的诸曹从事扩充到了八个曹,除了中央管祭祀礼仪和外交工作的部,李素这儿没有对应的曹,其他都配齐了。
而且人选也包括了益州派、荆南派这些老人,还有关中和荆北的科举新秀,最后加上平吴、战胜河北军后新俘获、受降的文官,可谓是四平八稳充分考虑到了每一派的利益。
无论是刘备入主关中前的元从,还是称帝后科举考上来了,还是新征服光复地区来降的,都有可用的精英在李素手下做事。
——
PS:不知不觉310万字了,终于超上我此前写的最长的书的篇幅了。九年前(2012)我刚入行时,第一本书写了310万字。
那时候很傻,不知道开头写烂后、没成绩就重开,靠信仰傻愣愣免费白写到190万字才签约上架。恍如隔世。
https://fozhldaoxs.cc/book/10422/6205968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